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22八上·榆林期中) 材料一:爱因斯坦在《社会与个人》一文中写道:要我们全面考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马上就看到,我们几乎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我们的全部自然生活很像群居的动物。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大部分的知识和信仰都是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材料二:目前,社会上流行一个词“宅”。通常理解为足不出户,待在家里。由此衍生的“宅男”“宅女”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所指范围广泛,较为普遍的判断标准为长期足不出户,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生活圈狭小,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亦或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请你简要概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2) 个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
    3. (3) 结合材料二,分析“宅”的危害,说说青少年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