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八上·郧阳期中) 阅读《倾斜65度的阳光》,按要求回答问题。

    倾斜65度的阳光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阴雨连续了十来天,天空终于放晴了,这多雨的城市啊!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回家去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左右,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一手将他带大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从家里转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下。四周都是高楼大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他说:“我家就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⑤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

    ⑥上到二搂,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黯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了?”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您。”

    ⑦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笑。

    ⑧他把奶奶搀到阳台上,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奶奶身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

    ⑨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⑩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您自己回房间时,小心一点啊。”

    ⑪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2点半到3点半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天放晴,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⑬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其实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放晴,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刚退休,帮附近的人家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2点钟,让她回一趟家。

    ⑭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的霉旧灰暗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啊!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套能经常晒到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我相信他能做到。

    ⑮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居民楼。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选自《2011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谈谈文章标题“倾斜65度的阳光”的含义。
    2. (2) 文章刻画了孙子和奶奶两个人物形象,你最喜欢谁?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渲染了温馨美好的氛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我”和他骑车出去作铺垫。 B . 文章中多次出现对“我”所住居民楼的描写,表现了老楼的矮小阴暗潮湿,突出了阳光的珍贵,同时也用居住环境差衬托了“他”美好的心灵。 C . 第⑫段的划线句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重重”一词表现了“我”对“他”行为的理解和赞赏。 D . 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其中“我”属于线索人物,起到了贯穿文章始终、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4. (4) 文章第⑬段不能删去?为什么?
    5. (5) 文章最后一段的划线句深刻而含蓄,请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