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九上·柳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②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甲】。

    ③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乙】。

    ④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丙】。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丁】。

    ⑤许多禀赋很好的人,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⑥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有删改。)

    1. (1) 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B . 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C . 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贻害无穷。 D . 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
    2. (2) 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四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乙】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丙】误国害民【丁】误人误己 B . 【甲】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乙】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丙】误人误己【丁】误国害民 C . 【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乙】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丙】误人误己【丁】误国害民 D . 【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乙】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丙】误国害民【丁】误人误己
    3.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③段以钱伟长科学研究的态度为例,分析跨界也能成功的原因,阐述专一是一种精神状态。 B . 本文所说的“专一”指的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做事的态度,既要踏实做事,又要踏实做正事”。 C . 第④段用举例论证,从正面举古今两例来提醒大家即使跨界,也要务正业,否则会误人误己。 D . 可以引用梁启超的“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句话来做理论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