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宁乡市期末) 文言文阅读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 . 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 . 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 . 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B . 亲家,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对方为“亲家”,也泛称亲戚之家。 C . 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道观。 D . “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化用自成语“登堂入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3.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为考据笔记,并非全是作者亲身经历考察之后的随笔记录。 B . 作者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C . 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D . 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②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5. (5) 本文作者俞樾认为苏轼对石钟山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错的。那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是他自己考察思考的结果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