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历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祖父的抗战

    常跃强

    祖父常秀来,莘县名医,方圆百里有名声,乡亲们给我家大门上挂了一块黑漆大匾,匾上是四个金色的大字——“元化遗风”。

    祖父认老理,尽忠不能尽孝,一直拖到我曾祖父去世,他才到莘县十八里铺区医院当了一名外科医生。我11岁那年,考上了十八里铺高小,从此与祖父住在一起,闲下来的时候,祖父经常给我讲当年抗战的事。

    他说,1937年冬天,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到咱莘县狂轰滥炸,有一天上午,猛不丁地听见“嘎勾嘎勾”的枪响,原来是鬼子来了。那会儿啥也顾不上了,我背着你姑姑,你奶奶抱着你爹,就跟着大伙一块儿跑。你奶奶是小脚,本来就跑不快,还要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就更跑不快了。跑着跑着,鬼子渐渐撵上来了,你奶奶实在跑不动了,就对我说:“他爹,你跑吧!我跑不动了!就是死,我也跟娃死一块儿……”你奶奶说完,一下子就坐到路边的圪堰上了。你奶奶一说这,我也没法跑了,就在路边上停下了。

    没多大会儿,日本鬼子就来了,几个鬼子拿刺刀对着我。说不害怕是假的,那会儿心“怦怦”地跳,也不知道怎么好了。这时候,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鬼子的军官和一个汉奸翻译官就过来了。他们一停下,那个汉奸翻译官就用日本话,叽里哇啦地跟日本鬼子军官说话。也不知他说了什么,鬼子军官一摆手,那些鬼子们就都把刺刀放下了。

    这一回有惊险,但好歹是把命保住了。

    后来,他又给我讲了一个事:1939年2月,汉奸刘仙洲随同日军侵占了莘县,后来被日寇委任为莘县伪县长兼保安司令。八路军组织群众抗战,多次给日本鬼子和汉奸以沉重的打击。有的汉奸受了伤,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而死亡。有一个认识我祖父的姓李的汉奸区长向刘仙洲进言,说:“咱们这些彩号,如果让常秀来常先生给治,一个也死不了!”

    其实,我这个名字,刘仙洲早就听说了,他说:“听说他有一种膏药,很神奇,能把打进身子里的枪子给拔出来,有这回事吗?”

    “有,”那个汉奸区长说,“我亲眼见有人在他那里治好过!”

    刘仙洲大喜,立刻让这个姓李的汉奸区长带上鸡鸭鱼肉和上好的点心,到咱家来了。他一见我就像报喜似的大呼小叫:“大叔大叔,刘司令请您去哩!大叔——!刘司令请你给他当医官去哩!”

    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我一看那个汉奸区长带着这么多礼物来,就警惕了。听了他的来意,我摇了摇头。此后任他好说歹说,我都不肯答应,最后他说:“人在曹营心在汉……当年关公保着二位皇嫂……末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不是又回到刘皇叔那里了吗!你别顾虑太多……”

    这在当时是最典型的汉奸理论!我哪能听得进他这一套呀!于是我坚决地说:“回去告诉你们刘司令,就说常秀来伺候不了!”

    那个汉奸区长见我如此决绝,只好带上东西悻悻然走了。

    宋雪峰是莘县城南共产党的地下敌工站站长,跟我关系不错。有一天他让人来给我送信,说是内线人传过来话,我的那番话激怒了刘仙洲,刘仙洲要派汉奸兵来抓我哩!他让我出去避避风头。于是,我骑上我那辆破洋车子,就到张鲁去了。在那一待就是三个月,等风声过去之后才回来。

    一个冬天的晚上,祖父问我:“十八里铺这里有个‘钉子’哩,你知道不?”

    我说:“什么是‘钉子’呀?”

    “‘钉子’就是日本鬼子在这儿安的炮楼呀。”

    炮楼里边有一个小队的汉奸兵,小队长姓赵。有一天,他的宝贝儿子脖子后边生了一个“对口疮”。“对口疮”很厉害,弄不好要死人的。他知道我会看这种疮,跑到家来,说什么也要让我给他儿子治,赖在咱家里不走。当时我想,姓赵的虽然是汉奸,可他儿子还是个孩子,是无辜的。于是我就给他孩子疮口上敷上药,又给他孩子开了几副中药,那孩子的对口疮很快就好了。

    没想到惹出了大麻烦,在炮楼里,那个赵队长请我喝酒时,突然非要我认他的儿子为干儿子不可,还说请一个算命先生给算过命了,说这孩子得认一个姓常的为干爹,才能保这孩子一生平安!

    回来后,我把这事给宋雪峰站长汇报了,老宋说:“好啊!炮楼里正没有咱们的人哩!……你呀,干亲尽管认,看能不能做一做姓赵的策反工作,若是把他争取过来,那对我们的抗战工作就太有利了。”

    有了党组织的支持,我打消了顾虑,就开始跟赵队长热乎起来了。

    1944年8月1日,八路军攻打莘县,刘仙洲被俘虏了,莘县解放了,可是十八里铺的“钉子”并没有拔掉。如果强攻,一定会死伤很多人。为了避免牺牲,敌工站站长宋雪峰找到我,让我进炮楼去当“说客”,说服赵队长投降。老宋一说,我就应下了。凭着与赵队长的交情,再晓以利害,终于使他在第二天就献出了炮楼。自此,莘县全境解放。

    作为民主人士,解放后,祖父得到了很高的荣誉,当选为莘县人大代表和莘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宋雪峰解放后在北京气象站工作……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祖父认老理,直到曾祖父去世,他才外出当了外科医生,祖父貌似老顽固的形象跃然纸上。 B . 祖父毅然给汉奸的儿子治疗“对口疮”,并且很快治好,祖父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可见一斑。 C . 宋雪峰这个人物在文中着墨不多,却是一个关键人物,自始至终在保护着祖父的抗战。 D . 文中祖父讲的三个故事,都既与抗战相关,又与祖父的医术医德有关,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祖父和奶奶等人被鬼子追上,汉奸翻译对鬼子说的话语,引发读者好奇,暗合开头祖父是莘县名医,方圆百里有名。 B . “说不害怕是假的,那会儿心‘怦怦’地跳,也不知道怎么好了”,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祖父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 C . 赵队长坚决让祖父认他儿子为干儿子,为下文祖父策反赵队长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 D . 文章结尾介绍了解放后祖父和宋雪峰的情况,既交代了故事结局,又契合了我国传统的“大团圆”的美好心理。
    3. (3) 这篇小说在语言方面极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4. (4) 这篇小说采用了祖父讲故事的方式,这种讲述方式有什么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