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下·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嬴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宋]沈括《活板》)

    【乙】

    (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 , 更为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清]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

    【注】①权舆:起初,开始。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薄如钱唇    钱唇: 

      持就火之      炀:

      则质柔易  损: 

      更为日损工矣  费: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

    3. (3)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请用“做批注”的读书方法,摘录并批注文段【甲】中能够体现活字印刷术的“活”这个特点的一个语句。
    4. (4) 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传播、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甲】【乙】两文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由唐代的雕版印刷到宋代毕昇的泥活字印刷,再到元代王桢记载的,明代陆深记载的铅活字印刷。到了清代,金简奉旨勘印《四库全书》,要“变通以新意”。可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改良印刷术的脚步,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