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汉滨期末) 文学类阅读

    六月雪

    陈盛

    村子的最大最高的建筑,要数祠堂——红砖红瓦,重檐翘脊,歇山式房顶,就是村里最好的“四扇厝”“八扇厝” 也没它气派。

    村子有个传统,在大的节日,一些在神灵前许过愿的村民,都会主动请闽剧团来祠堂演戏还愿。戏台子就搭建 在祠堂前,铺上幕布后,整个祠堂庄严肃穆,不许小孩儿攀爬玩耍。

    五岁那年的上元节,我记忆深刻,大寒过后是立春,本是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大好节气。当天却是天寒地冻, 我很着急,父母亲为我裁剪的新衣裳,显然是穿不上了。

    我在屋里郁闷着,石蛋急赤白脸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下雪了。”

    “南方会下雪?”我就没有搭理他。“你就不想跟着我一起演一回《六月雪》① ?”石蛋不依不饶。

    我心里一动:记得去年上元节,村里来了一个福州闽剧团,我跟石蛋缠着一个老演员学戏。我们学得快,学了 青衣、花旦、三花,又唱了江湖调、洋歌调、逗腔……当教到《六月雪》的时候,石蛋特别入戏,老演员感叹道, 要是来一场雪就好了… …

    想到这里,我也顾不上新衣裳了,我说:“石蛋,你上台表演,我给你两翼掠阵。”石蛋还是那个急脾气,他一

    拉,把我拉到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我们一前一后顶着漫天的雪花来到了村里的祠堂。石蛋翻上戏台即兴上演了《六月雪》。 当天大雪纷纷扬扬,居然没过了脚踝。

    石蛋告诉我:“很过瘾。”我们约好第二天戏台上见。

    当晚, 因为下雪,非常叫座的几台闽剧也没有如期上演。

    第二天早上,雪停了,我准备出门。父亲推门进来,一脚的泥泞,他的眉头紧蹙,熟练地燃上一支卷烟,可是, 刚吸上两 口,便大声咳嗽。

    紧接着,裹着小脚的奶奶,踉踉跄跄地也从外面回来。她附在父亲的耳朵说着什么,父亲不时奇怪地看着我。 没等我明白过来,他突然操起一根树枝就把我抽懵了。我挺着脖子,不闪躲,不掉眼泪。

    母亲刚好从外头回来,看到我,仿佛看到一件失而复得的宝贝,一把将我抢了过去。母亲责备道:“你们父子俩,

    就是两头犟驴。”

    我不能失信于石蛋,过了会儿,我忍着痛偷偷地跑了出去,跑到了戏台前,没看到石蛋,又跑到石蛋家里,石 蛋的院子聚集了好多人。

    我在屋里找到石蛋,石蛋蜷缩着小身子,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双眼睛惊恐地瞪着。他们说:“是石蛋冒犯了神灵, 一夜之间,田野的庄稼全部冻坏了,他自己也烧坏了脑子……”

    那一年,整个村子都是缺吃少穿的,石蛋更是饥饱不匀,我偷偷地从家里拿出吃的接济他,母亲当作没看见, 父亲见了,免不了对我又是一阵呵斥。

    石蛋从此不能去上学了,我在上学的路上,有时候蓦然回首,发现后面跟着石蛋。石蛋的身上总是有新的伤口, 他没了性子,对着人只会呵呵地傻笑。我的性子却长了不少,我想为石蛋出气,但是,我不知道该找谁。

    我后来离开故乡,升学、工作,再也没看见过石蛋。我跟父亲的话依然不多,电话回去,他直接转给母亲。

    有一天意外地接到父亲的电话,让我抽空回去一趟。我问什么事儿,他嗫嚅了半天,说:“村里祠堂翻修……让 母亲跟你说吧。”说着就把电话给母亲。母亲说:“我帮你许了个愿,你得回来还。”

    为了祖宗门楣,我回去一趟。家乡变化很大,老房子不见了,四处是簇新的别墅;翻新了的祠堂果然威武,房 顶是高级的重檐庑殿式;戏台也更加高大,村里还愿的戏排到一个月之后。

    许久没有回到家乡了,我就想到石蛋家里看看。母亲在厨房张罗着吃的,听说我要出门,拽着我的手臂不让, 再三交代我不要四处乱跑,娘俩好久没有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外头锣鼓喧天,我找了个借 口,一个人往祠堂而去,闽剧团的演员正在粉墨登场。我在人群中穿

    梭,我有点期待,或许,石蛋就在拥挤的人潮中。

    “在找……石蛋吧?”父亲原来一路都跟着我。

    我停了下来。

    “石蛋……不在家。”父亲说得轻描淡写。

    “不在家?他能去哪里?”我盯着父亲问。

    “石蛋的父母过世后,石蛋的生活起居就由两个兄弟轮番照顾。前年村里征地拆迁,石蛋要在家里的话,就得分 一份——”

    “就这样,石蛋被送走了? ”我有点歇斯底里,“他不知道,这是去送死吗?”戏台上的光线照亮了我狰狞的表情。

    “石蛋死活不肯离开,两个兄弟就威胁他,要是不走……就让神灵将他彻底带走……”父亲慌乱地看了我一眼, 他习惯地卷了一支烟,半天却没能燃起,接着便是使劲儿地咳嗽……

    “结果让人给五花大绑了吧?”我看了一眼高高的戏台子,我知道,这声音是从我的牙缝中蹦出来的。

    “石蛋还是油盐不进,最后,他的一个兄弟跟他说,一起去找你,那儿在下雪。石蛋高兴了,他说跟你约好,再 搭档一回《六月雪》——”

    我一甩手,迅速地消失在夜色里。

    (原载《台港文学选刊》2021 年 2 期,有删节)

    【注】①《六月雪》,文中指闽剧《六月雪》,剧本唱词改编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窦娥冤) 。寡妇窦娥, 在无赖陷害、 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 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小说叙事灵活。如回忆“我”和石蛋学习演戏的事情,巧用插叙;又借父亲之口叙述“我”与石蛋分别后石蛋的情形, 行文简练。 B . 小说中母亲发现了“我”在家很高兴,抢过“我”并责备了痛打“我”的父亲,表明母亲并不相信冒犯神灵的禁忌。 C . 小说善于在比较中刻画人物,增强故事感染力,如翻上戏台即兴上演《六月雪》前后判若两人的石蛋,读之让人 心痛。 D . 小说中翻修后的祠堂“威武”“高级” ,还愿活动的“锣鼓喧天”“人潮拥挤”等环境描写,反衬了石蛋命运的悲惨。
    2. (2) “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小说标题“六月雪”的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