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七下·贺州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同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换来了宋辽、宋夏、宋金的长时间和平。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以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请思考后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比较成熟的办法”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并指出唐太宗时期与西藏地区交往的史实一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辽和议达成的盟约是指什么?此盟约对当时社会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统治者在东南、西南地区“因地制宜”分别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它们的设置分别有什么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政府派驻西藏、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分别是什么?概括清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的积极作用。
    5. (5) 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