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下·宁明期末) 阅读说明文《火星,我们来了!》,回答下列问题。

    ①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继美国之后,我国已成为第二个登陆火星的国家,这代表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水平站到了世界前列。

    ②火星,古往今来自带一抹神秘色彩。早从60年前开始,人类就开启了对这颗赤色星球的探索。然而,有数据显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达40多次,成功率却不到50%,其余项目都出现探测器撞毁、失灵或失踪等情况。为此,火星在业内甚至被称为“探测器坟场”,其探测难度可想而知。

    ③地火两星相隔甚远是一大原因。我们常说火星是地球的邻居,但它却实在算不上“近邻”。据测算,地火之间最远距离约4亿公里,最近距离也有约5500万公里,是地月距离的150倍。火星探测器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往往需要飞行很长的距离,时间长达7—8个月。在此过程中,对探测器的发射、通信、入轨、着陆等技术都有很高要求。所以,“探火”可比“探月”要难多了。

    ④整个火星探测任务中,最难的便是着陆这一关。由于着陆器在“奔火”的途中一直处于高速飞行状态,因此在再入、下降与着陆过程中,要在7分钟内将探测器的时速从2万千米降低到零。

    ⑤这一阶段,探测器的防热措施是否可靠,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关重要,由于地火距离太远,而着陆过程时间又太短,远不够完成一次地火通讯,这就意味着,全程超过1000个动作的降落过程,必须依靠火星探测器自主完成,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极高,正是这个过程,被称之为“恐怖7分钟”。

    ⑥历史上许多探测活动都在这“恐怖7分钟”里功亏一篑。例如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中的“夏帕雷利”,因为1秒的计算失误导致降落伞与防热罩提前分离,最终硬着陆而撞毁。

    ⑦然而,人类从未停下探测火星的脚步。这是因为火星的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相似,因此它被视为除地球外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之一,也被认为是未来人类最有可能移居的行星,这些都吸引着多个国家去探索这颗神秘星球。

    ⑧回首五十载,中国航天,逐月追星,步履从未停歇。人类航天的未来,必将是宇宙的星辰大海。

    ⑨火星,我们来了!

    1. (1)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 (2) 对第⑤段加点词“恐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着陆前的7分钟内,探测器的时速要从2万千米降到零。 B . 因地火距离太远,着陆过程时间太短,无法完成一次地火通讯。 C . 火星探测器必须自主完成1000个动作的降落过程。 D . 历史上的许多探测活动都在着陆前的7分钟里功亏一篑。
    3. (3) 文章第④—⑥段和第③段能否调换顺序,请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