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二下·北海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思想的淡漠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中,传统的“天下”观念与现代“国家”观念发生冲突的必然表现,也是梁启超和20世纪初期的先进分子们在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梁启超认为“我国幅员寥廓,交通不便,国家统一之观念,本已未能深入人心”,加上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摧残,以致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出现“人民与国家休戚漠不相关”的悲哀。

    ——摘编自石培玲《梁启超视野中的民族国家与公民意识》

    材料二:从最初的13到14世纪近百年的识淀,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德国内部的工商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从封建地主阶级中分离出来,……于是一场以文化思想,艺术领域的改革_文艺复兴,便催生了最初的民族主义。17、18世纪的宗教改

    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方民族主义的第一次高涨时期。可以说,资产阶级革命催生出民族主义思潮第一次高潮的到来,极大的推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空前发展,也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

    —摘编自网络资料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国家思想的淡漠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兴起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欧洲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并概括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
    3. (3)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国家观念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