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八下·射洪期末)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与定位】

    材料一:下列两幅图片是小王为学习我国的政治制度而收集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追根与溯源】

    材料三:“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摘自毛泽东在1950年中央书记处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与分析】

    材料五:安徽曾相继流行过两个顺口溜。顺口溜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顺口溜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国际在线《一张“生死契约”点燃中国农村改革之火》

    【对比与判定】

    材料六:“经济特区”是在沿海特定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主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特别行政区”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实行,在这些地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读文说史.《历史知识汇》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反映了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积极意义。
    2. (2) 以下重要会议和指导思想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字母A和B处分别应填:A;B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参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应当参战,必须参战”的理由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香港问题能够解决的主要原因。
    5. (5)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顺口溜一所反映的社会现象。顺口溜二体现了我国农村改革哪一措施?请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
    6. (6) 根据材料七结合所学知识,对比“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指出二者在制度上的最大的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