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下·南京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玩核桃

    徐慧芬

    ①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么?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核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症。这核桃若经前朝后代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癖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②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形状圆中带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难得。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③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痒。

    ④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神清气爽,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甲】——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

    ⑤于是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热话酣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跳在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也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

    ⑥傅三红着脸,把心事摊了开来,说愿意拿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齐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⑦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乙】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起来,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呀!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呢,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

    ⑧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了。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秩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小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呀,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

    ⑨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颜,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⑩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这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闷,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了老人去。

    ⑪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在梦中!匣内竟一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呢!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⑫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赭(zhě):红褐色。②九秩(zhì):九十岁。秩,十年(用于老年人的年龄)。

    1. (1) 请顺着“傅三”的活动情节线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故事情节

      “傅三”的心理

      找寻祖上丢失的文玩核桃

      惦记

      惊喜

      提出交换文玩核桃的请求被老先生婉拒

      把文玩核桃送给老先生把玩

      坦然

      发现文玩核桃失踪了

      知足

    2. (2) 细读小说,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写出【甲】处傅三此刻的心理活动(不超过25个字)。

      ②小说的语言意蕴丰富,【乙】处的画线句子“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傅三品出了老先生这句话“厉害”在哪里?

    3. (3) 这篇小说内涵丰富,品读典型细节,说说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再结合你的理解和链接材料,分别从“人与人的关系”和“如何对待取舍”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一】

      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清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摘自汪国真《感谢》)

      【链接材料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摘自《鱼我所欲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