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八下·公安期末) 文言文阅读。

    【甲】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白居易)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韩愈•唐)

    【丙】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解】:①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是迷信活动。②亡:逃跑。③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大腿。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而临之  (鞭策) B . 食之不能尽其 (才干) C . 死于槽枥之间(两匹马并驾) D . 策之不以其 (正确的方法)
    2.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一食尽粟一石  王命急宣 B . 有千里之能  有至道 C . 执策临之  鸣之不能通其意 D . 安求能千里也  两膝相比者
    3. (3) 下面对【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开篇奇峰突起,点明全文主旨,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 B . 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可怜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 C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马”的角度再强调“辱”“骈死”的直接原因。 D . 结尾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高潮,这是一种极强烈的讽刺。
    4. (4) 下列对【甲】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烧炭深山,工序复杂,过程漫长,老翁凄楚衰老。 B .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C . “翩翩两骑”的行为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 D . 老翁重回南山,后事未卜,激起读者憎怜之情。
    5. (5) 下列对【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因马而生事,或福或祸,“其父”全程主宰。 B . 遭遇祸福,要调整自己心态,超越时空考虑问题。 C . 身处逆境不消沉,要有“柳暗花明”的积极心态。 D . 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6. (6)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7.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