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下·原阳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疫苗为何能对付新冠病毒

    ①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天花是人们用疫苗消除的第一种传染病,它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在人类消灭天花的过程当中,人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发明了牛痘疫苗。1976 年,全球开始推行牛痘疫苗接种,实现了对所有易感人群的保护,天花病毒的感染被大大遏制,死亡率也有了明显的降低,进而成功阻断了天花的传播。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天花。

    ②那么疫苗到底是如何帮助我们抵抗疾病的呢?

    ③形象地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城池,外有皮肤、黏膜这样的城墙和护城河的保护,内有免疫细胞这样的警察巡逻,站岗,而警察手里的武器、信号弹等就是由免疫细胞所分泌的免疫因子。

    ④当有细菌、病毒这样的不法分子偷偷进入城内,就会被巡逻的警察发现并歼灭,同时他们还会记录这些不法分子的特征,把通缉令张贴全城,以保证相同的敌人再次来犯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消灭敌人。

    ⑤接种疫苗的过程是帮助人的机体建立针对某种疾病长期的防御力,来实现主动免疫。

    ⑥如果疫苗成功问世,人们是否能像消灭天花一样消灭新冠病毒?

    ⑦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要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新冠病毒导致的疫情,就能得到回答:仅仅靠疫苗还不够,还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

    ⑧传染源:目前多篇论文的结果证明,新冠病毒最初来源于蝙蝠体内,经过某种尚且未知的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类。随着在人类群体中的传播,感染了病毒的患者成了新的传染源,也需要及时接受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

    ⑨从控制传染源这个角度来说,疫苗的作用是不大的,我们无法给野生动物注射疫苗,也没法限制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最好的方法是从我们自己做起,不买卖、食用野味,减少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

    ⑩传播途径:目前分析,新冠病毒可能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触摸污染物体表面后触摸嘴巴、鼻子或眼睛传播。从此方面来看,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个人防护至关重要,戴口罩、戴手套、勤通风、勤消毒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自己,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⑪易感人群:现实生活中很多传染病的控制,都是通过为易感人群接种相应疫苗来实现的。那么如果未来新冠病毒疫苗上市了,是否就可以彻底消灭该病毒了呢?

    ⑫个人观点认为,想法是可行的,但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相比于天花病毒这一类基因组稳定的 DNA 病毒而言,新冠病毒由于是RNA 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很有可能会让病毒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也造成疫苗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即使成功消灭了人群间的新冠病毒,请不要忘记病毒依然附着于其天然宿主——蝙蝠身上。如果人类还不能吸取教训,不改变食用野味的恶习,或者不加保护地向野生动物栖居地开拓疆土,类似的“潘多拉魔盒”还会被打开。

    ⑬总之,疫苗的研发,需要时间以及科学家们的努力,不同种类的疫苗也因其原理、效果、安全性、制备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而各有利弊。不过,在疫苗尚未面世前,大家能做的便是注意多休息、保持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少去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一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降低传染可能,双管齐下,保护自己,同时也保护了他人。

    (选自 2020 年 2 月 27 日《光明日报》,作者:钟柯。有删改)

    链接材料一 牛痘疫苗诞生后,人们一度乐观地以为天花的消灭指日可待了。事实上直至1980年,距离牛痘疫苗发明近 200 年后,全球根除天花的目标才真正实现,这得益于冻干疫苗和三叉针等疫苗接种技术的改进,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通力合作。

    链接材料二 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问题也依然任重而道远,以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三联疫苗为例,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2018 年全世界仍有 14%的儿童未能接种该疫苗或接种不完全,这其中60%的儿童集中于10个低收入国家。

    1. (1) 本文第③段和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2) 本文⑦~⑫段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请找出其中能显示行文思路的关键语句,并结合文段内容加以分析。
    3. (3) 从选文和两则链接材料看,即使疫苗生产出来了,对新冠病毒也不能迅速彻底根除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冠病毒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因而疫苗效果会大打折扣。 B . 人类食用野味的恶习不改变,病毒就有可能再次传播。 C . 疫苗接种技术的改进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通力合作。 D . 提高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需要大量资金,许多贫困国家儿童不能很快接种疫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