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上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 , 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③中条:山西的中条山,和华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1. (1) 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A . 《乐府诗选》 B . 《古诗菁华》 C . 《律诗集粹》 D . 《诗余选集》
    2. (2) 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二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丝悲凉。 B . 第三句中的“归”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残云对华山的依恋。 C . 五六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D . 本诗写景远近结合,化静为动,意境雄浑苍茫,语言明快活泼。
    3. (3) 小明同学在课外阅读时,发现本诗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为:“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劳歌”指忧伤离别之歌。)不同版本的差别让小明产生了困惑,他感到两诗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感情有明显的不同。请你为小明解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