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成制度。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领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 (1) 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特点。
    3. (3) 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对现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