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九下·高州月考) 节约既是一种传统美德,又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学而篇》中说:“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家严复提出:无享用则物产丰盈之后,民将缦然止步,而所以励其求益之情者,不其废乎。他认为“滞财之致贫,其害烈于侈靡。……今日之中国,害端在此。”谭嗣同鲜明提出:大富则为大厂,中富附焉,或别为分厂。富而能设机器厂,穷民赖以养,物产赖以盈,钱币赖以流通,己之富亦赖以扩充而愈厚。梁启超也曾言:“举国尚俭,则举国之地利日堙月塞,驯至穷蹙不可终日,东方诸国之瘠亡,盖以此也。”

    材料三:1978-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

    ---2009国家统计局报告

    材料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公益广告。

    (材料四图)

    1. (1) 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马光分别从哪一方面论述节俭?试述中国古代倡导节俭观念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提炼维新派的主要观点并分析这一观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978年以来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
    4. (4) 材料四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什么现象?这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