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2022八上·缙云期末) 阅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历史事件

    1921年

    中共一大

    1924年—1927年

    国民革命

    1927年—1937年

    国共对峙

    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

    1946年—1949年

    解放战争

    1949年

    开国大典

    材料二:

    1925~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同仇敌忾齐抗日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学生 投笔从戎,热血报国
    妇女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和港澳同胞 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回国参战
    文艺界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提振士气

    1. (1) 有人说:“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根据材料一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 (2) 材料一中的“国共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革命重心转向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闯出了一条怎样的新道路?
    3. (3)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A时间段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指出材料三的史实发生在材料二的哪一时间段(写字母),并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