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顺德期中) 文言文阅读

    熊概,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 (1) 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 .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 .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 .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 . 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C . 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祖、太宗。 D . "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悬壶、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 . 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熊概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押送至京城。 C . 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D . 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②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5. (5) 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