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八上·松原期中)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注释】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 (1) 【甲】段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人名)。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无与为者()  ②相与步于中庭(

      ③水波不)    ④而不知其所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 (4) 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 . 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 . 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 . 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5. (5) 【甲】段结尾的“闲人”表达出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6. (6) 请结合【乙】段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表现的。(可以用原文词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