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困人口往往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古人对贫困的认定,一般要对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进行分类定级。贫困认定之后,政府会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在扶贫方式上,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官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授予荣誉称号。另外,官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了一些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每逢冬春时节,官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官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可免除部分劳役。

    ——摘编自祖铨《中国扶贫史概述》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扶贫政策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