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九上·来宾期中) 中世纪欧洲的土壤孕育了近代欧洲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材料二: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庄园里的耕地分为两部分:由领主直接经营的“自营地”和佃户耕种的“份地”。

    材料三: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四:13世纪,随着分工的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1. (1)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主要以什么为纽带?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法兰克王国改革后的封君与封臣关系有何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庄园具有什么性质。庄园主要由哪些人员组成。
    3. (3) 材料三中,租地农场里的劳动者是什么人?根据材料三,归纳租地农场里的劳动者与租地农场主之间的关系。
    4. (4) 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两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分别是什么?这两种组织形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