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解答题
  • 1. (2021九上·新昌期中)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甲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 (1)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

      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2. (2) 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甲中策略外,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光合作用实现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 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能。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2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吨。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3. (3) 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 请回答:

      ①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kg的二氧化碳。

      汽油=0.7×103kg/m3 , 结果精确到0.1)

      ②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发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