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九上·郓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 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释】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心窃乐之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2. (2) 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壑尤/美 B . 作亭/者谁 C . 饮少辄/醉 D . 昨/游江上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4. (4) 读懂山水,按要求作答。

      ①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②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