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回应中西部教育差距、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教育热点问题,引发广泛共鸣。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现实中,大搞教育商业化,制造教育焦虑,抬高教育成本,都背离了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必然弊病丛生、贻害无穷。最近,一名教育工作者唐江澎说的一段话刷屏了:“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分数”远远不是成长的全部。打造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家庭和社会“育好”,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就会越走越好、行稳致远。(摘编自《从两会“教育热点”感知民生温度》新华社,2021.03.07)

    材料二:

    良好的教育生态离不开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全国政协委员韩平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不是始于学校,终于学校,而是始于家庭,终于社会。”良好的教育生态不仅要体制机制健全,还要有健康平和的舆论氛围。“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想要好成绩,就找好方法”……每次一打开电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就会觉得很焦虑,电视台黄金时段被各种在线培训机构塞得满满当当。她说,受经济利益驱使,少数媒体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不仅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反而为补习机构推波助澜。她认为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问责,媒体对校外培训机构包括对线上教辅APP的宣传,要有标准审核、质量保证和追责机制。

    (摘编自《家校社如何做好“教育合伙人”》《中国教育报》2021.3.10)

    材料三:

    “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表示:应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开班情况、学生名单、培训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统一录入平台。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工商学院院长牛三平建议依法促进规范发展,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市场违法惩处力度等方式,确保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牛三平认为,立法可明确准入资质审查门槛,重点解决合法合规办学、高素质师资队伍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蒋昌忠表示,要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强化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减少中小学生对校外培训的依赖。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青少年培养培训和成长成才。

    (摘编自《校外培训乱象难治理,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这些建议》未来网.2021.03.07)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总书记对教育热点问题非常关心,他的话切中人们的心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传递出以人为本的民生温度。 B . 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健全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而不应该是“唯分数论”。 C . 校外培训广告充斥着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这些广告及其背后的培训机构,将教育引向商业化,制造教育焦虑,干扰教育生态。 D . 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认为必须主动作为,重拳整治。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依据教育工作者唐江澎的教育观点,我们今天的教育过于注重孩子的分数而忽略孩子健全和优秀人格的培养。 B . 良好的教育生态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参与,也离不开健全的体制机制和健康平和的舆论氛围。 C . 有高素质的教师、科学有效的方法、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能打造出高质量的教育,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D . 有的校外机构把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违背了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背离了教育公益性的原则。
    3. (3) 针对校外培训乱象,材料中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