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高一上·义乌期中) 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 , 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注释】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材料三: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马关条约》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列举当时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至少2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内容,并列举中国军民为此抗争的史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