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高一上·义乌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宗族子弟间共同的亲缘连接点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摘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四: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传统礼乐的主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为开创盛世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