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邯郸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主流。在互联网的挤压下,学界和业界对传统媒体唱衰屡见不鲜。这些关于传统媒体衰落的讨论中,有关“报纸消亡”问题的争议,声音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自菲利普·迈耶的“报纸消亡论”开始,学界和业界对“报纸消亡”的辨说一直持续至今。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菲利普·迈耶,他在2004年出版的《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对美国“全球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数据进行了新闻业信任度方面的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根据图表中显示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菲利普·迈耶得出结论,即在2015年大众对于新闻业的信任度会降至零点。由此,他预测——“在2043年第一季度晚些时候,日报就没有读者了”。

    一些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出发,认为报纸的发展已经接近后期。也有一些学者和业内人士从商业模式和信息载体的层面进行分析,认为报纸终究会被互联网替代。在国内学者中,刘建明指出,报纸上的新闻转向网络之后,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从这一形态上来讲,报纸演变成网络报纸之后,报纸本身就已经消失。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报纸消亡论”是一种夸大的预测,媒介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取代,而是不断提升。世界报业大亨鲁伯特·默多克谈到报业的命运时指出,网站和邮件定制都可以成为报业发展的新领域,报业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高峰。

    国内学者对“报纸消亡论”也表达了反对观点。杨保军从整个新闻传播业的历史出发,认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扬弃、叠加发展的过程。有了新媒介之后,先前的媒介不一定就会消失。陈力丹也认为,没有任何大众传媒会因新兴煤体的出现而灭亡。他在谈及新媒介环境时指出,纸质媒介总体上会呈下降趋势,但是不会消亡。

    关于“报纸消亡论”的争论,学者们的不同看法见仁见智,但对纸媒的忧虑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报纸消亡论”是一个历时性的命题,难以一概而论,尤其是在5G时代到来之后,万物互联,报纸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既然网络带来的挑战不可避免,学界和业界应该主动采取有力的措施,寻求纸媒与新媒介的融合,积极应对纸媒危机。报纸是印刷术的产物,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互联网作为科技的新发展,以其巨大的发展态势影响着各个领域。报业人士如何利用互联网,如何定义不同媒介形式的报纸,关乎着报纸的命运。因此报纸的未来走向,尚需拭目以待。

    (摘编自赵羽迎《融媒体时代“报纸消亡论”》)

    材料二:

    未来的市场将是消费者主导,消费者偏好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导向,因此,出版产业要从满足需求发展到挖掘需求、创造需求,从而做强做大。

    A出版社是第一批数字转型出版单位里唯一的一家地方科技社,该社手工艺图书在开卷监控的全国旅游图书市场中,10年都稳居第一。为满足读者的需求,该社在2012年建了手工艺门户网站,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备案注册中国手工艺网络大学。这个网络大学,是依托出版社现有千万手工图书读者、中国手工艺教室联盟、线上会员积累、线下加盟连锁渠道,致力用互联网的方式打破中国手工培训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局面,高效、便捷地向大众提供专业、特色、优质的手工艺在线精品课程。

    在这里,流行技法、新奇技巧及时上线,大咖名师提供在线答疑、实时互动,专业课程系统而丰富,多终端、低成本的线上服务可以随时随地开启手工学习模式。

    他们的价值就是探索出一个全产业链、一个生态模式、集成商模式,同时在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中,也探索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出版创造的一个价值。“我们利用这个价值,把价值立体化地去利用,价值又引领出一个新的产业,把产业整个链条有效地拉长。”该社社长说,现在A出版社的手工艺图书从不用约稿,全国所有的版权商都主动找他们,国内的一些名师,包括一些传统手工艺人也都找他们,一定程度上,A出版社成了手工的代名词。“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做产业的价值,最终还是反哺出版。这也是我们做产业最终的目的。”

    未来的出版产业,必须立足于未来,才能做好现在,只有主动求变,才能赢得未来。今天,一家出版企业如果想在整个产业的变革中具有成长性,并不是看你能与谁竞争,而是看你能与谁共生。正如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所讲:“中国出版行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地应对所遇到的问题,保持信心、增加活力;运用信息技术,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出版态势和发展方向。通过信息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把出版工作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自觉地和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把出版工作做好。”

    (摘编自王坤宁《智媒时代来了,传统出版人该怎么变》)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报纸等传统媒体缺乏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开始被新兴的媒体超越,失去了主流地位。 B . 菲利普·迈耶根据调查得来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表做出报纸会消亡的预测。 C . 材料二中A出版社从满足读者需求出发,挖掘需求,创造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在产业变革中得到成长。 D . 材料一从理论上对“报纸消亡论”进行了分析,材料二则从实践上提供了一个反对观点的例证。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报纸消亡论”的争论基本围绕着“纸质印刷版报纸是否会消亡”和“报纸内容转向互联网之后,还能否称为报纸”展开。 B . 报纸上的新闻转向网络之后,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这是我国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 C . 网络尤其5G时代的到来给报纸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报纸行业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发展的巨大契机,人们应该积极应对。 D . 要想把未来的出版产业做好,做好现在,立足未来,主动求变,积极与信息技术融合共生,应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基本共识。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报纸消亡论”观点的一项是(    )
      A . 挪威人对报纸的生命周期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指出现在的报纸正处于成熟期的后期和衰落期的早期。 B . 美国人认为报纸印刷成本、销售成本相对互联网新闻过于高昂,在互联网环境中必将走向衰亡。 C . 人类24小时接入互联网后,纸张会失去信息载体的意义,报纸也将会失去信息终端的作用。 D . 若对报纸的发展过度乐观,轻视新兴媒体的冲击,也会使报纸陷入自我狂欢,反而可能加快生存危机的到来。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请依据材料内容,对下面案例的意义进行简要点评。

      案例:某报纸将采访力量全部迁入新闻网站与客户端。原先的新闻专业采编部门,全部改为政情、财经、天下、区情等8个频道,原部门主任改为频道总监。只保留要闻、新闻和专刊编辑部,负责报纸编辑。体制整体转换后,记者稿量增加,新闻时效更快,报道内容更全。报纸因稿量增多,可以优中选优,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