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上·济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姓吴氏,名一鹏,字南夫。世家苏之山塘里,自少端重秀颖;游于郡座,蚤有令誉。弘治癸丑,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时学士李公东阳、程公敏政皆负文章重名,慎许可。每群试必在甲乙,亟加称赏。

    乙卯,除编修,户部尚书周公经被谗去位,上疏请留之,人韪其直。已未,同考礼闱 , 阅春秋卷。正德丁卯,进侍讲,充经筵讲官,音吐洪亮,辞旨清切,左右耸听。时逆瑾盗政,朝士见者多屈膝。公遇之,长揖而已。瑾衔之,未有以发也。己巳,修《孝皇宝录》成,吏部奏,例当进秩。瑾遂以未习吏事,令别用。公得南京刑部广东司员外郎,司事最剧,而公详敏仁恕,因皆感服。僚友取狱词读之,惊曰:“老吏笔也!”庚午,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资禀略无崖异。瑾伏诛,复公侍讲经筵如故。

    嘉靖壬午,升礼部右侍郎,寻转左,署掌部事,累辞不允,仍赐手敕,驰诣湖南,改题恭穆献皇帝神主 , 奉迎来京,公念与中贵勋咸同事,恐其下不我,乃上疏曰:“今岁涿州抵安陆,灾伤重大,民不聊生,所宜节省以苏民力。随行兼从,或抉声势凌辗有司,请预禁的。”上善其言而戒饬之。事竣,归,有白金之赐。乙酉,进礼部尚书。

    己丑,上疏乞休。公既归,乃于所居之西创崇正书院,聚里中髦士,肄习其中;割田百亩,供膏火之费。尝言于有司,修拓尹和靖旧祠,并祀胡安定、范文正二公,名三贤书院。约诸乡衰月一会,为文字之饮,隐然有洛社之风焉。

    (节选自明代焦竑《国朝献征录》)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B . 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C . 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D . 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 礼闱,指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文中指吴一鹏作为考生同他人一起参加会试。 B .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 C . 神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指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小木牌,文中指已死的君主的牌位,用以供奉祭祀。 D . 洛社指欧阳修等在洛阳时组织的诗社。文中指吴一鹏归乡后与乡绅每月一聚,饮酒赋诗,有洛社遗风。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一鹏才能卓异,深受名流赏识。他年少成名,科考顺利,凭借自己的才华,多次受到当时大学士李东阳、程敏政的称赞。 B . 吴一鹏为人正直,不惧宵小权贵。他为因谗被罢的周公经发言;面对刘瑾他不卑不亢,因此刘瑾借机下令不准再任他为官。 C . 吴一鹏精于职事,善理繁杂事务。他做广东司员外郎时,缜密敏捷,仁爱宽容,令囚徒敬服;所写决狱之辞也令同僚赞叹。 D . 吴一鹏仁心爱民,富有先见之明。在前往奉迎恭穆献皇帝神主时,他预先向皇帝建议约束勋贵随从,避免增加当地的负担。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家苏之山塘里,自少端重秀颖,游于郡库,蚤有令誉。

      ②上善其言而戒饬之,事竣,归,有白金之赐。

    5. (5) 吴一鹏在退休归乡之后,又在家乡做了哪些贡献?请依据原文,进行归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