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内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顾名思义,中医是中国的医学。它在中国的土地上迁演数千年之久,理论的更新、方法的丰富、技术的创新、疗效的提高,自不必言说,但其内在精神则一直是稳定的,并且总是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方面。中医在它的千年之旅中是变而不变的,变的是形态与数量,不变的是精神。

    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秩序、关注人事、注重整体、主张和谐,是中国人一贯的情结。中医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当顺应自然,而后可以“长有天命”。先秦这样的生命观,引导了中国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与违背自然规律有关,与精神情志失调有关,于是强调外慎风寒,内调情志;中医认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祛除“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邪气,扶助“冲气以为和”的正气,于是有了扶正与驱邪的治则治法。这些,既是医学家专门提出的概念,也是一般人普遍理解的思想。中医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以及据此而发明的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蕴涵着中国人一直持守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中国传统的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化学,以及诗歌、辞赋、绘画、雕塑、音乐等,与中医一起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从哲学角度看,中医在其理论构建之初,便借助了传统的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这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技术角度看,中药的种植不能不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地理知识,中药的制剂常常需要借助炼丹术——传统化学的成果,中医的运气学说自然离不开天文、历法乃至数学的支持,这也可以从历代典籍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学术的表达方式看,中医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众多形式。现存中医古籍的文体有散文式的,也有诗歌式和辞赋式的。《三家医案合刻》中载录了清代薛生白的一则医案:“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这是典型的辞赋体,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

    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借助了其他的传统文化形式,但其本身是独立的。首先,中医是一种不能被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替代的医药学术,是一种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这种唯一的价值决定了它不仅曾经在历史上呈现过精彩,也一定会在人类未来的天空中放射出光辉。再者,中国传统思想的的重要内容,如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等,在中医的园地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些在现代人眼中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思想,由于中医的运用而更加丰富、全面、深刻而系统。第三,中医的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学、制剂学等专门学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独立而具有特色的内容。中医充实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与光大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充实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独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国家复制或嫁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选自徐明《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医》,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医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虽迁演数千年之久,但其内在的精神却是不变的。 B . 中医根据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发明了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 C . 《三家医案合刻》用辞赋体写就,带有古代汉语的特征,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 D . 中医对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等思想的运用,使得中国传统思想更加丰富、全面、深刻而系统。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医可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符号的原因。 B . 文章第二段运用引用论证法,是为了证明中医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映。 C . 文章第四段既充分阐述了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又肯定了中医本身的独立性。 D . 从文化形态角度看,中医吸收与承载了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传统失落”的今天,这种吸收与承载更显珍贵。
    3.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医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紧密联系的一项是(   )
      A . 《新修本草》中“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 B . 宋代王惟一铸造用于针灸教学和考核医生的针灸铜人。 C . 《汤头歌诀》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概括方剂。 D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定六经分类的治疗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