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1·定州模拟) 如图一、二所示,方便午餐“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升温至150℃,保温达3小时。小明对发热包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由生石灰、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1. (1) (成分探究)打开一个未开启的发热包,把包内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 (2) 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放热;过滤,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活性炭、铝粉、碳酸钠、氯化钠,又做了如下研究:

      (实验验证)小明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

      小明对气体C进一步实验,把气体C,证明样品A中不含有碳酸钠。

    4. (4) (实验结论)发热包中定含有的物质是
    5. (5) (原理探究)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一会儿后发现 ,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6. (6) (新猜想)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如

      (验证新猜想)按资料介绍,把一定量的铁粉、活性炭和食盐放在锥形瓶中,加少量水浸湿粉末,不久发现粉末部分变红,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反思)这样的发热包打开前必须密封,否则很容易失效。生活中有很多科学知识,要善于观察,善于研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