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榆林模拟)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恒昌,1907年出生于辽宁辽阳。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被工友推举为车工纽组长。抗美援朝开始后,1950年10月24日,一辆满载着人员和设备的列车秘密从沈阳出发,“马恒昌小组”的所有成员举家迁往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北迁79天后,工厂顺利开工,在“马恒昌小组”的带领下,当 年就完成了军工急需的弹头机、火帽机、装药机等多种设备,并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升降铣床和251型镗床。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马恒昌小组”完成了14年的工作量,这是共和国史上的第一次劳动热潮,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文革”期间,马恒昌始终不离开车间、机床。30多年间,马恒昌一直住着16平方米的平房,直到 1983年12月身患重病才搬进了工厂新盖的楼房。1985年5月17日,第五次手术后,马恒昌为节约住院经费,坚决要求出院回家。在回齐齐哈尔的软卧车厢里,马恒昌对儿子说:“这个小组别再叫我的名字了,这名字已经让我享用一生了。”

    ——摘编自成露《开国劳模命运追踪》

    1. (1) 根据材料,简述马恒昌的主要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恒昌身上体现的优良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