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八下·肇庆月考) 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强国梦是对历史的回眸与觉醒,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努力奋斗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二: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历史。中国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三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1954年2月6日)

    材料三:长三角在经济上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存在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巨大促进作用。1985-2003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了288倍,年均增长率达37%,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由1985年的5.46%上升到2003年的49%。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综述》

    材料四: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重视科技力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世界共同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的有利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4. (4) 根据材料三,指出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哪一个阶段?
    5. (5) 结合材料四,从工业化的角度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