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德清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扶“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的种子。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最终,两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往不情,甚至对父亲小书房里一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实境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作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一人。

    (摘自《光明日报》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中的生活世界是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的变化无常的世界。 B . 《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有着跌宕起伏的命运,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C . 贾家鼎盛之时,贾府的上层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可最终走向衰败与崩溃。 D . 《红楼梦》的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它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事实基础,论证了《红楼梦》中变化无常的世界。 B . 文章以宝玉对花、鸟,对美人图,对姑娘们,尤其对林黛玉的故事为依据,论证了宝玉的“情不情”。 C . 文章在谈到《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时,以佛家和道家的理论为依据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D . 文章开篇先亮出总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情支撑着这个世界,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 B . 有情世界是对虚空实境的偏离,而《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既超越了有情世界。 C . 从道家来说,《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 D . 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