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7·杭锦旗模拟)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注重各项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改革创新。

    材料一: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存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次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jù,急)变嬗(shàn,变迁)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见下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图表—GDP》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2. (2) 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康有为年长孙中山8岁,他们近于同一辈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为什么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5.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