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上·沙坪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流泪的故事

    胡  平

    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

    我接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地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去?”

    “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搂住,“再跟妈亲亲,妈妈要出国。”她们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流下两行泪水。

    一坐进出租车里,妻子号啕大哭起来,我一面吩咐司机开车,一面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嘴里喊着她的名字,等待她从绝望中清醒过来。

    妻子辞别人世二十多天后,从“海外”寄来了她的第一封家书,信封上贴着邮票,不加邮戳,只有背面注有日期。我按照这个日期把信拆开,念给我们的雯雯听:

    “心爱的宝贝儿,我的小雯雯:你想妈妈了吗?妈妈也想雯雯,每天都想,妈妈是在国外给雯雯写信,还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回家。我不在的时候,雯雯听爸爸的话了吗?”最后一句是:“妈妈抱雯雯。”

    这些信整整齐齐地包在一方弥漫着爱珍常用的栀子花香水气息的手帕里,共有十七封,每隔几个星期我们就可以“收到”其中的一封。信里爱珍交待我们按季节换衣服,根据需要补充营养等。读着它们,我的眼眶总是一阵阵地发潮。

    当孩子想妈妈想得厉害时,爱珍的温柔话语和口吻往往能使雯雯安安静静地坐上半个小时。逐渐地,我和孩子一样产生了幻觉,感到妻子果真是远在国外,并且习惯了等候她的来信。

    第九封信,爱珍劝我考虑为雯雯找一个新妈妈,一个能够代替她的人。“你再结一次婚。我也还是你的妻子。”她写道。

    一年之后,有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雅丽。她离过婚,气质和相貌上都与爱珍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她从未生育,对孩子毫无经验。我喜欢她的天真活泼,惟有这种性格能够冲淡一直笼罩在我心头的阴影。我和她谈了雯雯的情况,还有雯雯母亲的遗愿。

    “我想试试看,”雅丽轻松地回答,“你领我去见见她,看看她是不是喜欢我。”

    我却深怀疑虑,斟酌再三。

    四月底,我给雯雯念了她妈妈写来的最后一封信,拿出这封信的时间与上一封信相隔了六个月之久。

    亲爱的小乖乖: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妈妈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就要回国了,我又可以见到你爸爸和我的宝贝儿了!你高兴吗?这么长时间了,雯雯都快让妈妈认不出来了吧?你还能认出妈妈吗?……

    我注意着雯雯的表情,使我忐忑不安的是,她仍然在专心地为狗熊洗澡,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

    我欲言又止。忽然想起雯雯已经三岁了,她渐渐地懂事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夏的日子,到处弥漫着栀子花的芬芳,我陪着雅丽来到家里。

    “雯雯,”此刻我能感觉到自己声调的颤抖,“还不快看是不是妈妈回来了?”

    雯雯呆呆地盯着雅丽,尚在犹豫。谢天谢地,雅丽放下皮箱,迅速走到床边,拢住了雯雯:“好孩子,不认识我了?”

    雯雯脸上的表情由惊愕转向恐惧,我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接着……发生了一件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事。孩子丢下画报,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满面通红,她用小手拼命捶打着雅丽的肩膀,终于喊出声来:“你为什么那么久才回来呀?”

    雅丽把她抱在怀里,孩子的胳膊紧紧揽住她的脖子,全身几乎痉挛。雅丽看了看我,眼睛里立刻充满了泪水。

    “宝贝儿……”她亲着孩子的脸颊说:“妈妈再也不走了。”

    这一切都是孩子的母亲一年半前挣扎在病床上为我们安排的。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爱珍的信包在一方弥漫着她常用的栀子花香水气息的手帕里,为后文安排雅丽在有栀子花香的季节首次见雯雯做好了铺垫,促使雯雯对雅丽产生亲近感。 B . 在“我”为雯雯读最后一封信时,雯雯仍在专心为狗熊洗澡,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是因为雯雯心中对妈妈的感情已慢慢淡化。 C . 雅丽抱住雯雯时,“孩子的胳膊紧紧揽住她的脖子,全身几乎痉挛”,细腻地表现出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和担心妈妈再次离开的恐惧。 D . 出色的小说往往以小见大,病中的妻子在人世最后的时光里细心地为女儿与丈夫安排好了美好的未来,表现出母爱的温暖与伟大。
    2. (2) 小说在刻画爱珍的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小说标题是“流泪的故事”,有人认为标题改为“妻子的信”更好,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全文简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