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三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宗明,字诚甫,鄞人。正德九年进士。除南京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尝从王守仁论学。宁王宸濠反,上江防三策。武宗南征,抗疏谏,寻请告归。嘉靖二年,起南京刑部郎中。张璁、桂萼与朝臣争论“大礼”,从南京应召入都,尚未上路。

    三年四月,璁、萼、黄绾及宗明联疏奏曰:“今日尊崇之议,以陛下与为人后者,礼官附和之私也。以陛下为入继大统者,臣等考经之论也。陛下何不亲御朝堂,进百官而询之曰:‘朕以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侄兴献帝之子遵太祖兄终弟及之文奉武宗伦序当立之诏入承大统非与为人后者也前者未及详稽,遽诏天下,尊孝宗皇帝为皇考 , 昭圣太后为圣母,而兴献帝后别加本生之称,朕深用悔艾。今当明父子大伦,继统大义,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为皇伯母,而去本生之称,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圣母章圣皇太后,此万世通礼。’”奏入,帝大悦,卒如其言。

    明年出为吉安知府,迁福建盐运使。六年召修《明伦大典》,以母忧归。服阕 , 征拜光禄卿。十一年擢兵部右侍郎。其冬,编修杨名以劾汪鋐下诏狱,词连同官程文德,亦坐系。诏书责主谋者益急。宗明抗疏救,且曰:“连坐非善政。今以一人妄言,必究主使,廷臣孰不惧?况名搒掠已极,当严冬或困毙,将为仁明累。”帝大怒,谓宗明即其主使,并下诏狱,谪福建右参政。帝终念宗明议礼功,明年召拜礼部右侍郎。

    辽东兵变,捶辱巡抚吕经。而帝务姑息,纳镇守中官王纯等言,将逮经。宗明言:“前者辽阳之变,生于有激。今重赋苛徭悉已厘正,广宁复变,又谁激之?法不宜复赦。请令新抚臣韩邦奇勒兵压境,扬声讨罪,取其首恶,用振国威,不得专事姑息。”帝不从,经卒被逮。宗明寻转左侍郎,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黄宗明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朕以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侄兴献帝之子/遵太祖/兄终弟及之文/奉武宗伦序/当立之诏/入承大统/非与为人后者也/ B . 朕以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侄/兴献帝之子/遵太祖/兄终弟及之文/奉武宗/伦序当立之诏/入承大统/非与为人后者也/ C . 朕以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侄兴献帝之子/遵太祖兄终弟及之文/奉武宗伦序当立之/诏入/承大统/非与为人后者也/ D . 朕以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侄/兴献帝之子/遵太祖兄终弟及之文/奉武宗伦序当立之诏/入承大统/非与为人后者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告归”意思是指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也可以理解为告辞,告别回家。 B . “刑部”是中国古代隋以后官制中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 C . “皇考”在古代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文中先尊孝宗皇帝为皇考后改为皇伯考。 D . “服阕”是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的意思,文中黄宗明曾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后“服阕”,再任官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宗明,进士出身,在兵部、刑部都任过官职,为人有学问,曾递交过关于长江防务的三篇策论,为人正直,曾抗言上书劝阻武宗亲自南征。 B . 嘉靖三年四月,张璁、桂萼、黄绾和宗明四人联名上书,他们的意见与礼官、权臣的意见相反,这篇奏疏递进去,世宗非常高兴,结果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办了。 C . 嘉靖四年宗明就出任吉安知府,后又升为福建盐运使,六年因母亲死了,他回家守丧,三年后除下孝服,又担任光禄卿,可见皇上对他很关心。 D . 面对变乱,黄宗明态度强硬,他下令新任巡抚韩邦奇领兵压境,扬言讨伐,捕捉那些首犯,用以弘扬国家的威严,对变乱者决不能一味姑息。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冬,编修杨名以劾汪鋐下诏狱,词连同官程文德,亦坐系。

      ②今重赋苛徭悉已厘正,广宁复变,又谁激之?法不宜复赦。

    5. (5) “帝终念宗明议礼功,明年召拜礼部右侍郎”中的“议礼功”是怎么一回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