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九上·潢川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爸爸住在手机里

    ①娜娜上幼儿园都是妈妈接送。娜娜乖巧,一双小手紧抱着妈妈的腰,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东张西望,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②转眼到了大班,娜娜心中攒下许多疑问,比如别的小伙伴有时是爸爸接送,为什么我的爸爸不接送我呢?我的爸爸他在哪儿?再比如别的小伙伴有车接送,为什么我只能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呢?虽然娜娜喜欢妈妈接送,但她幼小的心灵还是被许多的“为什么”困扰,特别是当小伙伴问她关于爸爸的问题时,娜娜根本就答不上来,只好求助妈妈。

    ③娜娜的妈妈叫何丽,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作很忙碌。当娜娜问起爸爸在哪儿时,何丽以为娜娜在幼儿园受了委屈,赶紧打开手机,在相册里找出丈夫最英武的照片,说:“娜娜,你看,这个就是你爸爸,很帅吧!他可厉害哩!一般的爸爸都比不上他。”娜娜看了一眼,天真地问:“我爸爸就住在手机里?”何丽听了既惊奇又心酸,她只好顺着娜娜的语气说:“爸爸的工作很特别,暂时要住在手机里……娜娜,你要记住,爸爸是个很厉害的军人,正在保护大家,等爸爸的任务完成了,就搬出来跟我们一起住。”“为什么呢?”娜娜满脸好奇地问。何丽说:“娜娜还小,等你和所有的小伙伴都长大了,不需要保护了,爸爸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我们还不能让爸爸搬出来,也不能想,那样就拖了爸爸的后腿,就不是好孩子。”娜娜满脸稚气,似懂非懂地说:“那你告诉爸爸,等他搬出来别忘了开车,我想坐爸爸的车上幼儿园。”何丽使劲地点点头,说:“好,好,我一定告诉爸爸!”何丽搂着娜娜,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④经历了这件事以后,何丽忽然想起丈夫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家探亲,在通话不便的情况下,她给丈夫写了封长信。没过多长时间,丈夫就回信了,说一个战友要办婚礼,还有一个战友的父亲去世,于是他主动让出了假期,希望何丽能够理解那份战友情;他还说下次绝不错过机会,办好休假手续就直接飞回家。何丽看完信就嗔怪道:“爱回不回,谁稀罕!我理解你,那谁能理解我和娜娜?再不回来娜娜就不认识你了,活该!”说归说,何丽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她还能不理解自己的丈夫?

    ⑤丈夫一时半会儿不能回来,何丽不敢再忽视娜娜的想法,没事就把丈夫佩戴军功章的照片找出来给娜娜看。就这样,时间在期盼和等待中流逝。娜娜也在妈妈的潜移默化下,知道了自己的爸爸是军官,从事的工作非常重要,能够保护很多很多大人和小伙伴。

    ⑥有了这些想法的娜娜比以前更开朗懂事,遇有小伙伴被欺负,她还能站出来抱不平。何丽每次听娜娜说这些事就显得格外豪迈,是身为军人家属的归宿感,是军人血脉进入下一代身体的那种自豪感。她甚至还启发娜娜说:“爸爸有三枚军功章,那里面也有妈妈和娜娜的功劳。”娜娜认真地看着妈妈说:“可我什么也没做呀。”何丽说:“娜娜在家听妈妈的话,在幼儿园听阿姨的话,多帮助弱小的小伙伴就算做了。”娜娜认真地点点头,说:“那好吧。”

    ⑦娜娜的懂事使得何丽省了不少心,工作业绩越来越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何丽的丈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光荣牺牲,听到噩耗的何丽只觉天旋地转,当场晕了过去……

    ⑧何丽醒来后,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站在眼前,个个神情悲哀,默然肃立,他们的周围是晃眼的洁白。病床上,痛苦到极点的何丽正想着怎样告诉年幼的女儿,她已经没有爸爸了。

    ⑨娜娜在幼儿园阿姨的呵护下来到医院。见妈妈面容憔悴,她怯怯地问:“妈妈哪儿不好?要不要我去找爸爸?”何丽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努力伸出无力的手,说:“来,乖女儿,以后你再也看不到爸爸了!”

    ⑩娜娜倔强地说:“我能,爸爸就住在手机里。”

    (2019年度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一等奖作品。作者:骆叶迟。选自《故事会》有改动)

    1. (1) 作家冯骥才说,优秀的微型小说总是“有一个意外的结尾。”请细读全文,梳理娜娜成长的情节,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意外”之处。
    2. (2) 故事中的妈妈何丽令人难忘,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位妈妈的形象特征。
    3. (3) 品读文章,完成问题。

      ①请从运用描写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一句话的深意。

      经历了这件事以后,何丽忽然想起丈夫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家探亲,在通话不便的情况下,她给丈夫写了封长信。

      ②富有童趣是本文语言的一大亮点,请从第③段中举例品赏。

    4. (4) 有读者认为小说开头写妈妈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与那些开车的家长相比显得有些寒碜,这弱化了何丽身为军嫂的形象。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说看法。
    5. (5) 这篇小说的主题可多面解读,请从丈夫、妻子、孩子的不同角度进行探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