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2019九上·余姚期末) 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委员长和我(毛泽东)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

    ——电影《建国大业》

    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一再强调,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三:“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7月17口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材料四:“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

    1. (1) 材料一中的“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什么政权?
    2. (2) 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史实,简析推动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
    3. (3) 联系材料四,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的表现并列举“共赴国难”的史实。
    4. (4) 上述信息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