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下·郑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之,获全活者众。太祖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及受禅 , 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五年春,加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俄丁内艰 , 诏起复视事。遂劝帝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府为充实。普为政颇专,廷臣多忌之。时官禁私贩秦、陇大木,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治第,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都下。权三司使赵玭得之以闻。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开宝八年,出为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帝作诗以饯之,普奉而泣曰:“下赐臣诗,当刻石,与臣朽骨同葬泉下。”帝为之动容。翌日,谓宰相曰:“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时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等厚善。会旦令翟马周上封事,排毁时政,普深嫉之,奏流马周,黜昌言等。郑州团练使侯莫陈利用骄肆僭侈,大为不法,普廉得之,尽以条奏,利用流商州,普固请诛之。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 , 中使驰传抚问,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 , 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注)赴阙,仍遣其弟赍诏书赐之。七月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损日:病情减轻的时候。损,疾损,病情减轻。

    1. (1)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启太祖讯之                      鞫:审问。 B . 冒称普市货都下                  鬻:卖,出售。 C . 权三司使赵玭得之以闻            廉:察考,访查。 D . 利用流商州                      坐:因为。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B . 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C . 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D . 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受禅是我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也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 . 丁内艰是我国古代的丧制名,也称丁母忧。凡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均称丁内艰。 C . 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辞官退休,类似名称还有致事、致仕、乞骸骨等。 D . 太师,与太傅、太尉合称“三师”或“三公”,是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4. (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普颇受重用。宋太祖攻克滁州时,赵普被保奏为军事判官;太祖兼任同州节度使,他被征召为推官;后又被太祖授予右谏议大夫等职务。 B . 赵普精于吏治。他在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任上时,曾劝谏宋太祖派遣使者到各路征调丁壮守卫京城,并在各州设置通判主管钱粮,收效显著。 C . 赵普因事遭斥。官府禁止私贩秦陇两地木材,普却派亲信购买木材运到京城盖房,并趁机贩卖木材,皇帝听后大怒,赵普险遭贬黜。 D . 赵普嫉恶刚直。胡旦让翟马周上密奏诽谤时政,赵普上奏流放翟马周,贬黜赵昌言等;赵普将侯莫陈利用的违法活动逐条上奏,使他获罪。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重要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赴阙,仍遣其弟赍诏书赐之。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苏武传》)

      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