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临汾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用本民族的语言——英语,而不是拉丁文,书写了《统治者之书》。在书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教士,而是培养新的统治者(行政官员——绅士。而绅士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该书表现出16世纪英国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新的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既有一般资产阶级要求的共性,又突出了英国资产阶级发展的个性。

    ——摘编自刘明翰、陈明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民国之初,“皖省教育自受军事影响以后,即萧索不堪——全省学校则亦只有四十余所”。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一项统计,当时安徽省尚有私塾14388所,塾生188935人,塾师14424人。而当时安徽省的近代初等学校总计5415所,可见当时私塾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且近代式小学依然“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千字文》等书”。根据当时的教育视察报告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多县教育“经费困难”,难以维持现状,甚至多有债务。

    ——摘自李发根《试析近代中国教育所透视出的社会特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治者之书》所体现的基本教育思想,并简析该教育思想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的状况,并分析造成该状况的社会背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