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6八下·丹阳期末)

    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如图1所示

    材料四:如图2所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 (2) 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是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 (4) 材料四图片所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

    5. (5) 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