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综合题
  • 1. 对比阅读。

    (一)读唐诗,忆将军。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苹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读故事,识将军。

    孪广巧退故兵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舟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兵,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绝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休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毒,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奉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了大营。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但使:    平明:

    2. (2) 诗中提到的“龙城飞将”和“夜引弓”的将军是同一个人,他是代名将

    3. (3)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镇定——    察看——

    4. (4) 弄懂了“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意思,你是不是知道了王昌龄为什么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叹?

    5. (5) 《塞下曲》通过这一情形写出了将军的英勇善战,《李广巧退敌兵》通过写李广发现;距离敌阵二里地命部下;见试探军官这一系列做法诱敌上当,突出了“巧”字,从中我们看出李广是一位的将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