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6八下·姜堰期中) 阅读秋萍的《唱歌促健康并非戏言》,完成下题。

          ①生活中,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特别喜欢唱歌,只要环境允许,嘴里总会哼着歌,若是节假日在家或者在KTV,更是会一展歌喉。留心观察爱唱歌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一般思维敏捷、性格开朗、精力充沛、精神愉快。

          ②唱歌促进健康,这并非戏言,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③爱唱歌的人记忆力强。老歌新曲成千上万,歌词更是内容繁杂、浩如烟海,很难记得清楚。而唱歌要从脑海数以亿计的信息中搜索、恢复并重现歌曲内容,大脑真的是要高速运转一番的。会唱歌的人由于习惯性地重复对歌词的记忆,长此以往,有健脑的功效。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普遍记忆力超群、思维灵活的原因。

          ④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烦闷苦恼时,心情郁结,但只要放声歌唱,一会儿就感觉心情轻松了许多。引吭高歌的时候,其实是物我两忘、冥思遐想的良机。因为唱歌需要集中注意力,种种郁闷会抛在脑后,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从而摆脱心理束缚。唱歌还可以将自己带入歌曲所吟咏的情境中,借歌声倾吐心声,抒发情感。据专家测试,唱歌时,特别是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大脑会生成和释放类似于吗啡的脑内激素,促进和激发免疫球蛋白和抗压力激素的增加,从而使人感觉愉快,增强免疫力。

          ⑤唱歌讲究气息的调匀和胸腔的共鸣,呼吸吐纳富于节奏感和力度,不仅能调节心情,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体内的某些脏器得到刺激,增强其功能,效果是其他锻炼方式无法达到的。唱歌全凭一口气,气沉丹田,震动发声,随着气息的运用,对脏腑起到按摩作用,使得这些不易得到锻炼的器官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⑥专家认为,唱歌不仅可以使人们的紧张情绪有抒发的机会,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渠道。喜欢唱歌的人,内心会比其他人平和舒畅。 加州大学一位教授说:“歌词是一种精练的语言,对那些深有同感的人来说,它具有一种摄人魂魄的效力。”歌曲的主题大多围绕人们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困扰,如友情、爱情、离别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对歌曲的注意力,不止集中在音乐上,更集中在音乐与歌词的融合上。”

          ⑦在人际关系方面,专家认为:那些懂得用音乐发泄郁闷情绪的人,待人接物往往会比他人更加成功。而父母与子女的联系也可以借唱歌为桥,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唱歌,比外出吃顿大餐,更能增进一家人的感情。

                                                                                                                                                           (选自《特别文摘》2015年第14期)

    1. (1) 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爱唱歌的人普遍记忆力超群,这是因为会唱歌的人由于习惯性地重复对歌词的记忆。 B . 人们只要听到歌声,大脑就会生成和释放类似于吗啡的脑内激素,促进和激发免疫球蛋白和抗压力激素的增加,人就会感觉愉快。 C . 好的歌曲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不止是音乐,更集中在音乐与歌词的巧妙融合上。 D . 唱歌促进健康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唱歌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2. (2) 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人际关系方面,专家认为:那些懂得用音乐发泄郁闷情绪的人,待人接物往往会比他人更加成功。”一句中划线的“往往”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

      ②简要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3)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唱歌对促进健康有哪些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