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5七下·昆山期末)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一)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拄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胃,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二)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遂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吾尝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其义,即为灭火。

        【注】①集:栖息。②居:停留。③濡,沾湿。④足:值得。⑤嘉:赞许,夸奖。

    1. (1) 下面哪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不相同?

      A .         呀然惊(《幼时记趣》)    B . 觉无异者  而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 月      上植果子松棵(《于园》)  D . 为兄弟    人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为且噬己也。

      ②然吾尝居是山。

    3. (3) 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分别表现了老虎和鹦鹉怎样的心理。

      ①因跳踉大㘎,断其喂,尽其肉,去。

      ②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

    4. (4) 天神为什么认为鹦鹉不值得去救火?鹦鹉为什么明知不能救,还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请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

    5. (5) 故事(二)以“天神嘉其义,即为灭火”结局,有什么妙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