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高三上·武邑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梢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先实行‘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政府推出《六年禁烟计划》分阶段禁烟,但各地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己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据统计,从1912年至1922年,中国发生大小内战达139次,这些战争多与鸦片有关。罂粟大量种植,造成粮食严重短缺。吸食之人“鸠形鹤面者比比音是”,农民种罂粟,如遇‘烟苗失败,征税加重,穷无所之,典田鬻子”。

    ——据齐霁《中国共产党禁烟史》等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是近代较有成效的禁烟运动。当时,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井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1910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争取各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声援。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输入中国。

    ——据牛何兰主编《中外禁烟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毒品泛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