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18七上·镇海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敬畏生命】材料一:2018年11月2日,重庆22路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查明,乘客刘某因坐过站跟司机吵架,并持手机砸司机头部,司机用手抵挡、还击,猛打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撞断大桥护栏坠入江中,15条鲜活人命葬送长江。

    材料二:2018年4月20日一辆大巴由衡阳开往长沙,在发生男子强抢方向盘的紧急情况时,司机及时刹车,车上一乘客挺身而起将其制服。该乘客说,高速路上不能出差错,他所做的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

    【发掘生命】材料三:观察下图

    【追问生命】材料四: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及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名单。其中包括支持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香港工商界优秀代表王宽诚、外交领域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史久镛、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四位宁波人。

    1. (1) 网民评价:事件的根源是缺乏敬畏之心。结合材料一、二,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 (2) 挺身而出的乘客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背后恰恰是根植于他们心灵的,对于生命之间休戚与共的认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使生命之间休戚与共。
    3. (3) 说一说材料三的图上人物对待“不会做”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并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结合教材、漫画和自身实际,谈一谈遭遇“不会做”后,我们应该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5. (5) 对于人的一生怎样是值得的,从四位宁波人身上,你有何借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