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一下·烟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人民需要的学问

    肖伟光

        ①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古人做学问,特别注重“经世致用”。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要强调“管用”,做人民需要的学问。

        ②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就得走出书斋,走进实践,为人民立德立言。《论语》有载,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状态,用通俗的语言指导他们如何尽孝、如何为政、如何行仁。他还将“六艺”传播到民间,是将学问带出“象牙塔”的典范。这对于今天如何做学问仍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

        ③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术研究陷入自我循环,一些所谓的“学术成果”,材料似曾相识,观点人云亦云,一看便知属于闭门造车;还有一些人不甘心坐冷板凳,不潜心做真学问,而是热衷于做学术“明星”、网络“红人”。凡此种种,都不是研究的大道、学术的正途,都不可能做出真学问。

        ④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只有切合时代需要、满足人民需求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才能写进群众心坎里、发挥应有作用。

        ⑤学问一词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问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做人民需要的学问,贵在“知”,即思想的创新;更贵在“行”,即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北宋学者范仲淹不仅潜心学问,而且开创了义庄慈善事业。这种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学者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帮助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成为村民们眼中的“科技财神”。

        ⑥在新时代,做学问的实质在于从学术的角度总结、提炼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实践经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要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选自2019年3月8日《人民日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需要的学问,意味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根据群众头际情况解疑释惑,阐明道理。 B . 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那些人云亦云、闭门造车,或粗浅浮躁、热衷虚名的做法,都不可能研究出真学问来。 C . 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就是要切合时代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并且坚持发扬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 D . 做人民需要的学问,既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又可回答和解决当前时代的重大问题。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以习近平同志在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中的专题讲话开篇,点明文章题旨。 B . 第③段联系现实,列举学术研究中一些不良风气,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C . 第④段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进行道理论证,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领起下文。 D . 第⑦段总结全篇,提出要求希望,号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握机遇、不辱使命。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孔子为例,赞扬他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状态指导他们尽孝、为政行仁阐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 B . 文章引用《中庸》里的名句,重在论证“学问”一词的出处及其丰富内涵强调用学到的知识指导社会实践。 C . 北宋范仲淹、当代李保国,他们不仅潜心学问,而且躬身力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做“真学问”的典范。 D . 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做人民需要的学问为己任,把握机遇,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