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八下·高安期中)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各题。

    登古邺城

    (唐)岑参

    下马登邺城 , 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 , 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注释】①邺(yè)城: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与长安、洛阳等合称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战火焚毁,民众南徙,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②飞云殿:无考,当为邺城宫殿一陈迹。③城隅(yú):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④望陵台:即铜雀台,曹操筑。⑤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

    1.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 B . “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 C . 东风,在古诗中尤为常见,如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 ,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等等,与本诗的“东风”一样都在暗示春天已到来,并呼应结句“春色”。 D . 飞云殿,从名称上可以使作者想见当年的气势。而今,在春风的吹拂下依然彰显其当年的兴盛。
    2.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这两句例重从人事方面写“空”。“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这两句侧重从事业方面写“空’。 B . 诗的最后两句用“人去尽”总承上四句,春色依然,人事俱非,这两句既是对春色的感叹,又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 C . 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 D . 开头说“复何见”,结尾说“为谁来”,两处问句呼应,加深了这种感叹的分量,全诗遂在不尽的感叹中结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