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19·静安模拟) 小红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进一步处理数据,她计算了部分成实像情况中的“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并将其(即“物屏距离 ”)添加在表三的最后一列中。

    表三凸透镜的焦距 为10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成像情况

    物屏距离 (厘米)

    1

    35

    14

    缩小

    49

    2

    30

    15

    缩小

    45

    3

    20

    20

    等大

    40

    4

    15

    30

    放大

    45

    5

    14

    35

    放大

    49

    6

    12

    60

    放大

    72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的数据中物屏距离 随物距 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②小红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物屏距离 ”和“成像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思考。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中物屏距离 相等时的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屏距离 确定后,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b)小红认为:“物屏距离 ”在一定条件时,移动凸透镜,但光屏上只能成一次像,你是否认同该观点?若认同,写出该条件;若不认同,写出理由。

    ③小红在综合思考后,认为:“物屏距离 ”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时,移动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像,于是,她除了用现有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外,还换用了其它凸透镜进行研究。

    若换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进行研究,请你综合表中数据、现象和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分别预设两个“物屏距离 ”的值 ,要求:

    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 时,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

    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 时,移动凸透镜,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